空空小画

生命的责任与道德大棒

        得有半个多月了,离过完年。该怎么描述这段时间的状态呢,真是充满了无比芜杂的心绪。在过年之前,我挣扎于远方与当下,受迫于生存与景愿的矛盾,颇有几分月亮与六便士的风趣在里面,当然,这风趣如果可以,自然一生都不要品尝的好。在这之后,我徘徊于内心的追求与外在的眼光,考量人究竟是为了什么而活着,并且常常在孤身一人的房间里把头埋进被子里,不断地咒骂这个世界与自己。可真不是个多么美妙的体验。



       大体来说,我的脑袋里存在这样两条生活态度的线路,并在这个思维博弈的过程中,不断地反复横跳。

       第一条线路是非常理性的思考线路。我们把自个当作没有感情的工具人,认为人就是有各种各样功能的机器而已,工作嘛,应该最大限度地利用自身的能力争取最大程度的得利,然后呢,人生就是在追求金钱与休息中度过,就算休息也是为了更有精力地追求金钱。在这个基础上,人生的意义自然而然会转变成挣越来越多的钱,那些无法得利的活动,都是应该被自我禁止的,人生每一步的考量与选择都是投入与产出比。在这种思维状态中,充斥的是有用与没用,利弊与得失,生活被简化为痛苦的承受与快乐的消费。

       第二条线路包含了情感的部分。我们承认自己是一架机器,一架有感情的机器,我们有爱也有恨,有自我的追求也有自我的逃避。对于工作来说,它仅仅是生活的一部分,而金钱并非活着的目的,而是活着的手段。活着是为了还有时间来体验自我的生活,做自己觉得有意思的事情。而过多侵入个人生活的工作,甚至完全剥削了自我时间的工作,都是令自我厌恶与逃避的。对于这种失去自我的工作,我们可以做得了一时,可做不了一世。在这个基础上,人生的意义是挣到可以满足生存所需的金钱,然后体验我们的生活,那些007,996的工作,就算薪水再高都是应该被自我禁足的,人生每一步的考量与选择都是以自我的良好体验作为基准的。


       当然,这两种线路可以被粗暴地概括为追求上进与追求安逸。


       上进是好的吗?说起来,要求你上进的人,一般都是希望从你自身那得利的人,这是没得说的,毕竟上进就代表着不断地挣钱供养某些东西(此刻可以播放《爱的供养》)。可要是一个人真的本身就是满眼都是钱,我想和这样的人相处,也是一件恐怖的事情。因为钱代表着束缚与捆绑,自由的反义词可不是枷锁,而是金钱,从我自身的成长路径上来看,这可是颇有感触的事情。一个满眼都是钱,失去人情味的人,都是希望直接用钱来奴役他人的。活在这种人身边,很多时候不是我们想待在他们身边,而是不得不。

       那么,安逸一定是坏的吗?这得看你选择安逸到什么程度了,和满眼都是钱的人情况相似,一心追求安逸,就会划向啃老本的生活,这样的安逸自然说不上多好。我想,大多数人追求的安逸,都是老老实实把自身本分的事情完成,然后带着这样一份踏实与满足的心态,享受一天接下来的自我时间。这些论述都是从我父母身上发现的。我的家庭氛围比较和谐,家庭经济没有大富大贵,也没有极端贫穷。父母经营一个小铺子,每天下午六点准时下班,晚上享受自己的生活,就是这样,隐秘而平凡。


       说到这里,可能会有人说第二种生活不是很自私吗?一个只为自我良好体验为生活的人,不就是彻头彻尾不负责任的吗?如果一个人做任何事都从自我内心的体验出发,那么遇到父母急需一笔治疗费,或孩子急需一笔教育经费,而你的工作回报一时给不了,你这个时候还会坚持自我体验去生活吗,还是说会愿意为了他人,失去自我与自我的时间,把自己工具化去追求金钱?

       就我来看,人就是自私的,这是彻头彻尾毫无可辨驳的。人活着的目的并不是追求贪生怕死的过程,而是满足自我的欲望,体验自我的生活。人就是这样,我们都是为了我们的欲望活着,只不过有时候,我们的欲望与他人有关,比如我想让我的孩子过得更好,那么这种与他人有关的欲望诉求,我们把它称之为爱。对,没错,爱就是这样来的,这就是爱的本质。扭曲的爱就是各种各样的责任,这个时候,我们的爱并不是主动表现出来的,而是碍于他人的道德眼光,不得不低下头背负的一些事情,这些责任,常常用“应该”来表示。


        主动的爱是“我想”,而被动的爱,永远都是“应该”。


       我们应该做什么,不应该做什么,这些都是道德大棒或者说道德指向标,而道德是利益的度的反映。你从小到大,得了父母的很多利,等到父母病重,就会有人指责你,为了回报这些利,你就应该有上进心,努力变成挣钱机器,并且挣钱的速度最好超过父母老去的速度,再持续不断地供养ICU的父母,这样才叫孝道、孝顺,因为父母给你的利与你给父母的利应当持平,甚至超过,这才是正确的。

       可是真的是这样吗?我可以不努力挣钱吗,我可以只是尽一份自己已有的能力,然后终日待在病重的父母身边,服侍他们,给他们最终的生命一份陪伴,这样可以吗?情感的陪伴与金钱的支出,又要该怎么衡量孰重孰轻?就像有些小孩虽然家庭贫困,可从小得到的爱是父母的关注与倾听,而有些小孩得到的爱是各种培训班带来的金钱支出。

       关于这个道德抉择,我的回答是各尽其力,自我选择。父母抚养你,是出于爱的目的,是他们自身的欲望,否则这就会成为利益的控制。你爱父母,也需要出于你自身的欲望,否则这就会成为虚伪的道德。千万不要被道德指向标给牵引,因为你有爱他人的方式,可能这种方式,并非是金钱,而是身边的服侍,甚至唱一首他们年轻时喜欢的歌。


       爱,永远都不是只有一种刻板的形式。(此处安利一本盖瑞·查普曼的《爱的五种语言》)


       当然,在这个情况下,可能会面对各种各样他人的眼光,有些包含着理解,有些表示着嗤之以鼻。面对这些,潇洒些吧,朋友,人间不值得,你没有伤害任何人,自然不必承受这些多余的,被上上下下打量的眼光。就让那些爱钞票的,去爱钞票,让那些爱人的,去爱人,这个世界最低限度的宽容就是允许各种各样的人存在。

       其实我更想表达的是,这个世界归根结底只有一种责任,就是自我生存的责任。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为自己生命负责的责任,去使用自己的身体,委身为他人工作,同时拿回回报,再把回报合理地分配使用,其中一些让我们生活,还有一些让我们去爱别人。要是某天有个人镇定身形坐在你旁边,义正言辞地告诉你还有附加的种种责任与应当,这都是他人希望可以在你身上得利的反映,我们可以对这些责任说,我愿意,也可以说我不愿意。


       只要没有道德,就绝对不会被道德绑架。


       前不久看了一部真人改编的电影——《荒野生存》。现实生活中的主人公是考上哈佛大学的学霸,只是他觉得这些校园经历不过是为了完成父母的期望而已,都是些荒唐的义务。所以在入学之前,他带上他的装备进行了一场远行,在这场远行里,他遇到了同样漂泊生活的一群人,遇到了一个希望可以委身的女孩,还遇到了一位独自生存的退伍老兵,老兵在分别时希望他可以成为主人公的爷爷,主人公对他说:“我从阿拉斯加回来再谈这件事,好吗?”

       主人公再也没有从阿拉斯加回来,他死在了他的旅途上,在死亡的最后,电影里用一个说教的方式结尾——幸福来源于分享,而实际中主人公最后写下的是“美丽的蓝莓”。你的生命是你自己的,并非轰轰烈烈的成功才会有其意义,除非你自身的欲望本来就是轰轰烈烈的成功,而你的人生也是可以随便过完的,只要你是对你自己的生命负责。

       其实生活要说简单,真的很简单,为自己的生存活着,然后体验自己的生活,与令人舒适的人相爱,结婚,彼此尊重又彼此不强求。可要搞复杂,也可以搞得很复杂,复杂的方法就是加入各种各样的道德义务,加入各种各样的,除生存之外的我应该,来束缚我们或别人的手脚。如果我们仔细环顾生活,人际关系的破裂往往就是被各种各样的“应该”牵的头——你应该一个月挣多少,你应该什么时候买房子,你应该嫁个什么样的人,你应该读什么样的学校,你应该学什么样的专业,你应该每个月给父母打多少钱……


       我始终认为真正的爱是那一抹不忍心的泪水,而非你就应该。愿我们有勇气可以摆脱他人的期待,找到真正的自己。愿相爱的人,在人格上是两个独立自主的灵魂。

评论

热度(6)

  1. 共2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